心随乐动,快乐分享
-------淘淘
目前为止在“迷你”只写过一篇长文,忘是哪一年的活动征文了。这是第二篇,在各站浏览时联想到“迷你”乐版一直以来的分享状态,把想到的记下来。
来论坛己近九年,论坛宗旨重点是发表&分享的作品要原创,分享要有自己的文字感悟,也一直是这样实施的。因为在广义上交流还是要用语言来完成,书面表现那就是文字了。
最早文字还没出现时,已有了音乐,是人们在表示高兴或忧伤等等的情绪时敲击或吹出的声音,最后各种乐器渐渐被制作出来,大类有弦乐器和管乐器和击打乐器。说语言发明出现后氏族领导们一起座谈是推行以音乐为交流主流还是语言占首席,讨论结果是更易为大众接受的语言占首席,做为人们日常交流主导,因为那时的音乐还是阳春白雪,高层用的多,底层民众还是接触少,不怎么大众化,而且音乐这个理解起来怕有偏差,真是日常交流油盐酱醋的,也不方便?不过当初是没选用音乐,真选了,可能就DO是油、LA是盐了也不一定。大家人手一个乐器,问吃了没?是一段固定调式;去哪儿呀,又有一段固定调式,等等,诸如此类,想想,这要吵起架来,呜哩哇啦响成一片也很喜感啊。及至后来又发明了文字,普及后流传开来,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再不用对着绳子上的大疙瘩小疙瘩挠头想不起来是记得什么事儿了。除了记事,人们开始用文字记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所思所悟。所以,文字,的确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但它不是唯一,还有一个,就是音乐。
音乐和文字被当作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都说诗歌诗歌,古人是以吟诵形式来表现诗句的,也就是说音是歌词,乐为曲,两者紧密相联。艺术类考试中有题目问文字与音乐的关系体现在哪儿,答案是用抑扬顿挫的语音读文字就是音乐,诗歌最早是用来吟唱的。文字与音乐是能互补的,说那一种更重要都不合适。
“迷你”分享音乐的理念是不是单单把音频或视频的链接搬来,让“迷你”乐版只是成为一个仓库。分享同时,期望用文字作为主导,使论坛进入到一个良性的交流氛围中。
这就说到最根本的问题了,怎么分享?没有文字解读就不能分享音乐吗?当然不是。在“迷你”分享音乐,提倡原创,这并不是说就要你写首歌词或是谱个乐曲出来,或是就要对一首歌/曲写个什么听后感才成,如果能,那最好啊,响当当的原创。如果只是想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那么也很好啊,可以让更多的人听到自己喜欢的歌、曲,怎能不是一件开心的事?都说分享最快乐,现在从幼儿园小朋友开始就是这样教导的呢。
很多人会说,音乐,就是听的啊,有个有效链接,能听就对了(放上一个有效链接也的确很重要,不然以后打开帖,静静的,再没个说明文字,没个图片什么的,空白帖面,只剩干净了,我早期很多帖就因为只有图与隐藏播放器,还都是外链来的,结果现在,全空白了:( )。只是能听其实不完全对,分享不是纯粹的搬音频或视频链接放上去,“迷你”是鼓励大家来“原创分享”,就是说你的分享形式是“原创”的。这个不是说就一定要你写些什么才行,如果你写了自己听音乐所感所悟或跟这首音乐有关的一些趣事、缘由等等吧,那当然更好,就是他日你再回首看时,当时当日所想所浮现眼前,这不就是记录的妙处。如若没有文字,可以用另外的形式分享,什么东西都不可能全是自己造出来用,会有素材,你可以拿这些素材进行再加工(这里要说用素材尽量不要涉及版权等问题,多去大的素材资源网站获取收费的素材,也是支持下原创作者,交年费什么的算下来也都能接受应该。但是,嗯,网络搜来的素材我也在用,尽力吧),那便是另一种“原创分享”。配张合意境的图片、或是美化了的帖面,譬如,加个好看的边框或自己制作图片,直观说就是分享要有你自己的心思在里面,不纯是链接的搬运工。当然,所有一切都是自己原创出品:自己拍的照片或是画的画儿、写的字、做的手工,等等之类,那最棒。日后再看到内容丰满的帖面,听着喜欢的音乐,怎能不比只干巴巴放个链接好呢?这样的分享与文字感悟一样是独家原创的,并不是哗众取宠、华而不实,一样是体现对音乐的理解与喜爱。它给了人视觉的美感与听觉的享受,双重的感知。试问,谁不喜欢美的东西呢?
论坛一直坚持原创&交流这个理念是没错,但在分享音乐时出现了些许偏差,版内没有及时引导喜爱音乐的朋友如何去“原创分享”,只一味的强调要交流,要感悟了。导致一些爱乐者失去去分享歌/曲的热情,慢慢远离了论坛的乐版。回头会去修正一下版规,让如何分享更明了。
每人个都是不同的,遣词造句、行文书写对于不同的来人说就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所以对音乐的理解、分享形式每个人必不相同,重在参与,用适合自己的方式以“原创形式”分享音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文笔好乐意写就尽情挥毫泼墨去写出你对音乐的所思所悟,或肆意豪情、或婉约清丽、或平实动人,等等;文笔弱或懒得写,不妨转个方向,同样也可以秉承着一颗爱乐的心来真诚对待每一次分享。
·终·